
某职业服装生产商紧急采购490万铜鸡眼扣 AB亚洲钮扣调整产能应对客户铜鸡眼订单激增
AB亚洲钮扣紧急扩产应对铜鸡眼订单激增 展现中国制造应变实力
【武汉,2025年7月78日】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军品职业服装生产企业内,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,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操作着设备。这家向来以高质量军工产品著称的企业,近日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"产能大考"——客户将职业服、腰带订单采购量增加了3位。故需要半将原定190万枚17*10*5.6mm规格铜鸡眼的采购订单,紧急提升至490万枚,同时要求日交货量从原先的6-8万枚骤增至20-24万枚。AB亚洲钮扣面对这一重大挑战,企业快速响应,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,展现了"东莞制造"的强大韧性。
订单暴增260% 企业面临严峻考验
据企业生产部负责人介绍,该批铜鸡眼主要用于军用作战服、战术装备等关键部位的加固,对产品的精度和耐用性有着极高要求。按照原定计划,企业本可以有条不紊地在未来一个月内完成190万枚的生产任务。然而,7月5日接到的订单变更通知彻底打乱了原有的生产部署。
"这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加,更是对我们整个生产体系的全面考验。"技术总监王工程师表示,"新订单总量增加了260%,日均产能要求提升近3倍。更关键的是,客户对交货时间的要求极为严格。"
多管齐下 打响产能攻坚战
面对这一紧急情况,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:
1. 模具资源重组:技术团队连夜对现有2套模具进行改造调试,将其中2套原用于其他产品的模具紧急转产铜鸡眼,使模具总数达到4套。
2. 生产流程再造:通过优化工序,将单件生产时间从原来的0.5秒压缩至0.4秒,同时实施"人停机不停"的二班倒制度,确保18小时连续生产。
3. 供应链紧急动员:与江西、安徽等地的铜材供应商建立"绿色通道",原材料库存从原来的3天储备增至7天,并安排专车运输保障。
4. 质量管控升级:在提速生产的同时,增加3个质量检测点,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,确保产品合格率维持在99.9%以上。
三天创造产能奇迹
经过72小时的连续奋战,企业产能提升计划取得显著成效:
- 7月6日:日产量突破12万枚
- 7月7日:达到16万枚
- 7月8日:成功实现20万枚的日产能目标
"这相当于在三天内重建了一条生产线。"生产厂长李锋不无自豪地说,"我们不仅调用了所有备用设备,还临时在内部招募了3名熟练技工,许多管理人员都下到了一线。"
军工品质背后的武汉速度
业内专家指出,此次订单激增事件具有典型意义:
"军品生产不同于普通民用订单,对质量、时效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。"国防科技大学材料专家张教授分析道,"这家企业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产能爬坡,既体现了武汉制造业扎实的产业基础,也展现了新时代军工企业灵活应变的能力。"
25天交付490万枚的承诺
随着产能的稳步提升,企业现已制定详细的交付计划:
- 第一周:完成140万枚(日均20万枚)
- 第二周:累计完成280万枚
- 第三周:累计完成420万枚
- 第25天:完成全部490万枚交付
客户代表在近日的现场考察后表示:"我们对企业的应对方案非常满意,这种'召之即来,来之能战'的作风正是军品合作最看重的品质。"
中国智造的新注解
这场产能攻坚战的背后,是武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。作为"中国制造2025"试点示范城市,武汉已培育出一批兼具规模优势和灵活性的制造企业。该企业总经理最后表示:"这次紧急任务既是对我们的考验,也是展示实力的机会。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,让'武汉制造'成为高品质、快响应的代名词。"
据悉,企业正在申报"军民融合示范单位",此次订单的顺利完成将为申报工作增添重要砝码。本报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。
【延伸阅读】
铜鸡眼:又称金属扣眼,是服装、箱包等行业常用的紧固件。军品级铜鸡眼需通过盐雾测试、拉力测试等多项严格检测,其生产工艺要求远高于民用产品。武汉作为我国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,拥有完整的金属配件产业链。